母亲与酱油
阅读[2036] 回复[1] 打印 | 收藏
字体大小: 小 | 大
 
- UID
- 33
- 帖子
- 443
- 主题
- 121
- 精华
- 1
- 积分
- 4632
- 威望
- 549
- 金钱
- 2338 红元
- 贡献
- 487
|
母亲与酱油
母亲与酱油 母亲已经有十多年不吃酱油了! 儿时的记忆中,酱油作为调味品曾经是母亲的最爱,尤其是吃面条时常常要加上几大勺,以至于面条都成酱油色了,每每此时,母亲还会用鱼腥草、大蒜、辣椒与酱油相拌做成的“下饭菜”开启着我们的食欲。母亲做酱油腊肉面相当讲究,其味道更是独具特色,以至于现在我在吃腊肉面的时候老是觉得吃不出母亲做的那种味道。她先从火炕上用刀削下三指宽一条五花腊肉,切成长方形的小块,将肉块用少量水在大火中煮至水干,然后辅以大蒜、山胡椒、红橘皮、姜片、3寸左右的块状辣椒用中火炒上30秒左右起锅,用一空盘子将之紧紧盖住(不让香味跑掉),佐料既成,锅中及时倒入适量的水,此时母亲不顾我们垂涎欲滴的眼神,安排我们在屋边的田坎上采摘几束野韭菜和葱,待我们飞也似的采摘回来时,锅中的水早已大开了,母亲将那种农村土面条迅速放进去,约莫5分钟左右,面条熟了,母亲娴熟地将面条均分到我们姐弟几个,随后将腊肉片所炒的佐料放在面条上面,辅以野韭菜和葱花,最后就是每碗倒上适量的酱油,于是,一碗集色香味于一体的酱油腊肉面就做成了。看着我们兄妹狼吞虎咽的吃相,母亲的那份满足真是难以言表,每每此时,她自己总是一碗素面拌上一点酱油匆匆了事,那时的我们无法理解那种生活的细节所包含的无私母爱,只是简单的以为母亲不喜欢吃肉而已,现在想来那是一种何其肤浅的感性认识,多么让人羞愧得无地自容。 童年生活中,我们就生活在母亲用味觉编织的爱里,让一种清贫的农家生活在那种物质贫乏的年代里过得有滋有味。 或许正是这种特殊生活滋养我的读书天赋,还记得我去恩施读书的那天,母亲给我煮了一大碗荷包蛋加腊肉酱油面条,并特意做了我最喜欢吃的酱油拌“七姊妹”(一种辣椒的称谓),进出门的脚步明显加快,偶尔还会唱上几句“洪湖水呀浪打浪……”,那悠扬的歌声一如深烙在心里的腊肉酱油面条的味道久久不去。 就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与身体疯长极度成反比的读书生涯里,我那不争气的肚皮老是一个填不饱的食欲天坑,于是,假期回家享受母亲给我做的酱油腊肉面就成为了我最大的味觉盛宴。在家的小妹只要一看到我回家都欢喜无比,每次母亲都不停地要我与小妹一起吃酱油腊肉面,而她自己却是一碗拌着酱油的洋芋片,并且老是说:“酱油洋芋片好吃!”小妹听到这话的时候,小嘴一撇:“我才不喜欢吃了呢!天天就是酱油洋芋片!”我一时没有明白小妹话中的含义。直到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里的一天,母亲突然晕倒了,医生看过后说是营养不良导致,以后多注意生活调养就行了。那一刻,我泪如雨下,我真正明白小妹为什么不喜欢吃酱油洋芋片的原因:为了供我读书,父亲常年在外打工,母亲在家喂猪、种烟,所得的收入都还了我上学所欠的学费,因为经济实惠(酱油比食用油便宜),她自己绝大部分时间都以酱油当作油料,营养的单一,提前透支了母亲的健康,以至于落下了一个终身头晕的毛病。从那时起,母亲对酱油的偏爱画上了句号。 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。酱油,这个陪伴了母亲大半生的调味品,也正是这个爱恨参半的生活佐料,间接而又提前夺走了母亲的生命:2016年5月的一天,母亲因脑梗塞突发去了天堂,留给我一生的愧疚与怀想。 如今,不知在天堂的母亲是否还是那样“喜欢”酱油,但酱油却被我当成了家里的必备物品,因为它于我而言不仅是一种生活佐料,更是被母亲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含义:它是我们家对生活的一种感恩、对爱的一种延续,更是母亲留给我们的味道,教给我们的生活。 |
|
|
|
|
- UID
- 8439
- 帖子
- 2912
- 主题
- 302
- 精华
- 0
- 积分
- 24818
- 威望
- 3248
- 金钱
- 9687 红元
- 贡献
- 402
|
2楼
发表于 2017-4-6 16:41
| 只看该作者
回复 1# 风从故乡来
“酱油”它是我们家对生活的一种感恩、对爱的一种延续,更是母亲留给我们的味道,教给我们的生活,是母亲赋予给我们的一种特殊的含义。 |
|
|
|
|